1984年3月,我出任国家重点大学东北重型机械学院院长。这使我感到光荣和肩负重任。我时年56岁,已没有发展前途,更是力不从心。但组织的决定和广大教职工的期望,我决心站好最后一班岗。
东重建校已经25年,校园占地910亩,建房总面积9.4万平方米,在校生人数1772人,教师485人,建校总投资2110万元。从1978年开始建设国家重点大学已经五年。在富拉尔基办学25年,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首先,由于地区偏僻,高分数学生不愿报考,影响入校学生质量,使本科生、研究生的素质不能完全适应重点院校的要求。其次,教师队伍很难补充。外校教师不来,本校优秀毕业生不愿留校任教,教师队伍补充困难,难以扩大招生数量,满足不了提高质量、提高水平的要求。再次,地区条件差,投资效益低,重点学校得不到重点投资,设备跟不上,扩大社会职能困难,创收不力,使学校发展困难。最后,地区偏僻,冬季长,气候寒冷,住宿条件差,物价较高,工资待遇低,有相当部分教师不安心工作,要求调离学校。
部教育局唐秀勤处长说:“在富拉尔基办学条件太困难,投资效益差,培养一个学生要2.4万元投资。”她赞成学院全搬。郝广发处长说:“办学与办工厂不同,要在信息比较灵通的地方,在富拉尔基不可能有很大发展。再过个三、五年,东重重点大学帽子就得摘掉了。”贾成炳处长说:“东重在部里是块心病。我们应想办法把它办好。”
学校的处境很困难,人心不稳,处于建设发展的十字路口,让东重在建设国家重点大学的道路上继续前进还是举步维艰,面临严峻的挑战。这正是我出任东重院长所面临的的学校形势。
在国家决定进一步对外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大好形势下,机械部在镇江召开书记校长研究班期间,部教育局和兄弟院校的一些同志思想活跃,纷纷去连云港等新开放的沿海城市进行了解和考察。东重广大教职工热议改革开放新形势,纷纷提出要改变学校办学困境。靳辅安同志老家在昌黎,他多次和我说:“老林,我们拉到秦皇岛去干吧!那里绝对是个办学的好地方”。部教育局提出了希望东重到沿海开放城市建立窗口的意见。据此,学校决定派出考察团去秦皇岛、烟台、威海等地考察一下建立窗口、办分校的条件和可行性。我也随团参加考察。
考察团先到秦皇岛,我们拜访了市领导和有关主管部门并进行了会谈。市领导和各方人士欢迎我们来秦皇岛办学。顾二熊市长说:“秦皇岛市开发经济技术,最困难的是缺少人才,缺少软件,本市文化水平低,过去只是一个县团级单位,现在变成地级,市管县、开放城市,当务之急是解决人才问题”。当时各地高校要来秦皇岛建窗口和办学的很多,但留给我们双方深刻的印象是:秦皇岛作为十四个开放城市之一,当时还没有一所普通高校,很需要我们去那里办学,他们的欢迎是由衷的。位于边疆小镇的国家重点大学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想出来办学是诚心诚意的,有积极性和迫切性。
我们去北京向部教育局程局长汇报东重在秦皇岛建分校的想法。程局长说:“你们挪动一下,我是赞成的,过去也想过,但是困难很大,首先是钱,不能再向国家多要投资。”程局长决定,教育局召开东重建分校问题的论证会,然后向何副部长汇报。此间我赶写了“关于建立东重秦皇岛分校的问题”,实际上是学院的保证书,内容是:保证完成培养人才计划,不增加新投资,坚持办学的“三边”方针和办出特色。在向何副部长汇报之前,程局长说:根据二十多年的历史经验、教训,在富拉尔基继续投资是划不来的。如果在秦皇岛搞一个点,不再增加国家投资,只是将2400万元投资转移一部分过去,那边有2000来人,配上套可能要好一些。何副部长听汇报后说:“在秦皇岛建分校是值得的,这是对开放城市的支援,他们也真需要。我看趋势很明白,大本营在秦皇岛,有一部分留在那边(富拉尔基)可以办大专。”
我又返回秦皇岛与市领导进一步沟通协商,并于1984年7月30日签订“关于建立东重分校并联合进行经济技术开发协议书”,李永淳副市长和我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协议书第一条提出“为适应秦皇岛市对外开放和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东重秦皇岛分校对外称为燕山大学。”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在沿海开放城市办分校是战胜困难,应对挑战的机遇。学校通过了“关于在秦皇岛建立分校的请示”,并以东重院字(1984)62号文上报机械部。
1984年8月13日机械部以(84)机教函字1747号文“关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在秦皇岛市建立分校的批复”,正式批准建立东重秦皇岛分校燕山大学。批文中确定分校建设规模在1988年前完成一期工程,在校生为1250人,设置三个系六个专业,建校舍7.3万平方米,总投资3300万元,同意从国家已批准的1984年到1988年的2400万元基建费中拨出1950万元用于分校建设,国家不另追加投资。不足部分可用处理多余用房筹款或通过银行贷款以及集资自筹解决。
在沿海开放城市秦皇岛办分校是确保东重在建设国家重点大学的道路上继续前进的机遇。但这一机遇能否抓住要看东重能否在秦皇岛建成分校,而建设秦皇岛分校成败的关键要看1984年、1985年能否突破筹建中的困难,顺利向前推进。
机械部批准东重在秦皇岛建分校不到一个月,齐齐哈尔市政府就向国务院状告此事。部领导对学院工作的批示中说:“首先,要抓紧做好齐市工作。因投资有限,1985年能否在秦皇岛招生要实事求是,急于求成是不行的”。1985年在秦皇岛招生确实有困难,但是可以克服的。不是急于求成,当年在秦皇岛是否招生,是关系到分校建设成败的大事,必须坚持招生,不能改变。燕山大学1985年第一届新生计划招收430名。
燕山大学建校资金不足是先天性的,面临困境是必然的。从投资不足的困难来看,建燕大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但也是能否抓住机遇的关键。能否抓住机遇的主要矛盾是突破部局批准在秦皇岛建分校,而不再增加国家投资是部局批准在秦皇岛建分校必须接受的条件。所以投资不足的困难不应是能否建分校的问题,而是分校建设中要克服的困难,要承担的风险。
1984年燕大的筹建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市政府的支持下,由银行贷款600万元,购买了建校用地470亩。
1985年投资不足的困难更为突出。实际上建设燕大这样的新校,如果头二年没有专项的基建费投入,筹建工作是难以起步的。当时贷款很难,我和齐建国全力跑银行解决贷款。最后,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贷了300万元,解决筹建资金的燃眉之急。紧接着提到日程上的1985年基建用款必须在上半年筹借进账,存入银行。这笔资金不落实,1985年基建项目就不能动工,走银行贷款的路是行不通了。最后,在顾市长的帮助下,市政府从前道西村借800万元给燕大,并提前半年存入银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总共贷款1700万元。大家致认为贷款办学创出一条打破常规的办学新路。贷款办学使燕大一年的基建投资达2079万元,相当于东重建校25年的基建总投资(2110万元)。集中投资所取得的效益和成果是巨大的。1985年10月燕大新生按计划开始报到入学。原计划招收本科生381人、研究生40人共421人,实际报到的本科生436人,研究生95人及其他新生共计700余人,燕大第一步实现了高速度建设。我们依靠地方支持,贷款办学、集中投资、高速建设,抓住了机遇,这是创建燕山大学走过的成功之路、改革创新之路,让东重在建设国家重点大学的道路上继续前进。